期刊首页 在线期刊 专题

专题

地震预警专题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2024年1月23日乌什MS7.1地震专题
    李文倩, 陈向军, 赵娜, 古丽米热·麦麦提, 孜拉兰·马合木提, 董兆楠
    内陆地震. 2025, 39(2): 107-112. https://doi.org/10.16256/j.issn.1001-8956.2025.02.001
    乌什MS7.1地震后地震预警系统共产出四报地震预警信息,并在震后12.2 s向震区推送首报地震预警服务。通过分析地震预警产出及发布,发现第一报震中位置与正式结果偏差最小,第二报和第三报发震时刻与正式结果偏差最小,第四报震级与正式结果偏差最小。随着参与计算的预警台站不断增多,预警震级不断增大,部分预警终端响应等级提高。此次地震预警盲区半径约为43 km,盲区外终端响应良好,有效估计了不同场点可能受到的地震破坏。
  • 王范霞, 朱翔国, 刘东亚, 马睿, 赵立涵
    内陆地震. 2025, 39(1): 53-61. https://doi.org/10.16256/j.issn.1001-8956.2025.01.006
    依据等保 2.0 标准三级安全防护 “一个中心,三重防护” 的要求,分析新疆地震预警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需求以及可能面临的安全风险。提出新疆地震预警信息系统分区分域设计的网络安全技术构架设计方案。设计方案满足等保建设需求,体现新疆地震预警信息系统的综合网络安全防御能力。为保障新疆地震预警信息系统稳定运行,设计方案实际落地运行发挥网络安全防护效能。针对数据接入区、预警核心数据区、安全管理区以及地震预警信息紧急发布(DMZ)区等不同区域,给出安全策略配置建议。
  • 闫新义, 陈勇
    内陆地震. 2024, 38(3): 223-230. https://doi.org/10.16256/j.issn.1001-8956.2024.03.003
    2022年7月20日,新疆昌吉市发生MS4.8地震,新疆地震预警系统处于测试运行阶段,对该次地震事件完成预警结果产出,数据仅在内部参考。综合分析该事件预警结果(JEEW、FJEEW及融合系统产出),相较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正式地震速报结果,JEEW系统首报触发用时7.1 s,震级偏差-0.7,震中偏差3.3 km;FJEEW系统首报触发用时7.5 s,震级偏差-1.1,震中偏差3.4 km。预警融合系统首报发布于震后7.8 s,震级偏差-0.7,震中偏差3.3 km,3套地震预警系统发布结果震级、震中皆有较好的一致性。对于该次地震事件,地震预警系统发布时效性、震级、震中结果的准确性达到建设目标要求。
  • 赵晓成, 马鑫, 丁新娟, 乌尼尔, 阿布都热依木江·巴克, 迟正阳, 张志斌
    内陆地震. 2024, 38(2): 128-134. https://doi.org/10.16256/j.issn.1001-8956.2024.02.004
    乌什7.1级地震是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建成以来首个7级以上地震,为提高防范和减轻地震风险能力,切实将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建设到位,将预警实时产出的震级、震中位置及震源深度结果与国家台网中心正式速报结果对比分析,并分析仪器烈度产出误差。结果表明国家预警网在震中严重偏网的情况下,仍能够展示出稳定、可靠、高效的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能力。
  • 拜城MS5.4地震专题
    闫新义, 李艳永
    内陆地震. 2021, 35(2): 143-149. https://doi.org/10.16256/j.issn.1001-8956.2021.02.005
    以拜城MS5.4地震为例,研究新疆地震预警系统产出结果的准确率与时效性。通过数据分析研究,与国家台网地震速报结果相比,新疆天山中段重点地震预警区的3个地震事件,初次触发结果震级平均偏差0.3级,震中位置平均偏差9.6 km,报告用时2.0~4.7 s;最终触发结果震级平均偏差0.4级,震中位置平均偏差5.5 km。非重点区的其他区域初次触发结果震级平均偏差0.3级,震中位置平均偏差9.6 km,报告用时6.0~17.0 s;最终触发结果震级平均偏差0.1级,震中位置平均偏差8.6 km。受采样数量限制,新疆天山中段重点地震预警区的震级偏差略大,震中结果较好,生成报告用时短;其他区域网内震级、震中结果均较好,但生成报告用时较长。
  • 魏斌, 张志斌, 乌尼尔, 赵晓成, 丁新娟
    内陆地震. 2023, 37(4): 313-323. https://doi.org/10.16256/j.issn.1001-8956.2023.04.001
    详细介绍新疆预警系统的主要架构,首先对台站观测系统,预警数据处理系统和信息发布系统进行介绍;其次分别从预警首报时间、监测能力和预警最小震级等方面评估新疆预警网建成后的效能;最后以具体震例为切入口,详细分析部署在新疆预警网内每套系统的处理表现,并分析相关原因,提出后续需进一步开展的工作。随着新疆预警网的正式运行,该系统将在新疆防震减灾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 闫新义, 李艳永, 赵石柱, 陈勇
    内陆地震. 2023, 37(1): 44-51. https://doi.org/10.16256/j.issn.1001-8956.2023.01.005
    为完成新疆天山中段重点预警区预警结果质量评估,对各地震预警系统产出率、预警时效性、震级偏差、震中偏差进行统计分析。以2022年1月1日至8月31日新疆天山中段重点预警区内的24条人工正式速报地震事件为基础,对新疆地震预警工程中EEW系统、JEEW系统预警首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最终通过决策系统融合EEW与JEEW产出结果后进行发布,预警时效性小于10 s的预警地震事件7条,占比46.7%,震级偏差0~0.7,平均0.4,震级偏差全部小于1.0的地震事件占比100%,震中偏差小于10 km的地震事件14条,占比93.3%。综合分析,新疆两套地震预警系统对重点预警区内MS3.0以上地震事件基本都能产出预警结果,决策系统发布结果在准确性方面基本满足预警要求,预警时效性方面有待改进与加强。
友情链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