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文章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梁卉, 向阳, 颜龙, 朱成英
    内陆地震. 2023, 37(2): 152-163. https://doi.org/10.16256/j.issn.1001-8956.2023.02.005
    基于《中国震例》(1966—2018年)系统分析新疆地区地震前地下流体前兆异常特征,对各测项进行不同震级档预报效能检验。结果表明:新疆地下流体异常数量多集中在100~200 km,异常持续时间多为震前半年内;MS≤6.5地震新疆地下流体异常测项的平均数量为4项;震前异常月频次主要表现为“持续增长”型和“先增后减”型;新10测点和新04测点是新疆地下流体观测点中的异常“敏感点”,其所在区域及附近可被视作构造“敏感区”;利用R值评分方法对各测项预报效能进行检验,其结果显示不同震级档的R值结果有利于分析提取相应震级所适合的异常指标。
  • 郑雪刚, 马学军, 赵鹏毕
    内陆地震. 2023, 37(2): 172-179. https://doi.org/10.16256/j.issn.1001-8956.2023.02.007
    以新源地震台2016—2020年记录的震中距在30°~90°的远震波形数据为基础,用时间域迭代反褶积方法提取远震P波接收函数,采用一种具有谐波校正的广义接收函数H-k叠加方法H-k-c 计算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及泊松比。结果表明H-k-c方法明显改善地壳厚度和泊松比的估计,新源地震台下方地壳平均厚度约56.3 km,泊松比约0.25。
  • 木拉提江·阿不来提, 高歌
    内陆地震. 2023, 37(2): 180-188. https://doi.org/10.16256/j.issn.1001-8956.2023.02.008
    利用极化法计算喀什观测站FHDZ-M15 地磁秒数据垂直分量极化值,定量研究极化值异常幅值、震中距、异常持续时间及对应地震震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 极化值高值异常与其后4个月内台站周边区域的MS≥5.0地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高值异常持续多为3~6 d;② 对应地震的震级与震中距之间为准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0.791;③ 按震中距分析得出具有显著关系有[0,150)km和[150,250)km,异常持续时间和对应地震震级相关系数分别为0.645、0.702。[150,250)km内,异常幅值与震级相关系数为0.717。[250,∞]km,震中距与震级相关系数达0.687;④ 按震级分析,MS[6.0,7.0),震级与震中距呈中度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85。
友情链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