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第3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2-03-15
  

  • 全选
    |
  • 赵彬彬, 高歌, 艾萨·伊斯马伊力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形态分析法和速率分析法,检验2020年1月19日新疆伽师MS6.4地震前出现的地球物理定点观测异常。结果表明:伽师地震前共存在4项中长期异常,包括3项背景异常和1项中期异常,其中仅有乌恰钻孔倾斜中期异常对应本次伽师MS6.4地震。统计显示,在本次地震前,喀什地磁垂直分量拟合差值首次出现超过2倍均方差的背景异常,异常出现后,台站周边发生多次MS≥5.0 以上地震;乌恰钻孔倾斜的震例均发生在异常结束后2个月左右,且异常持续时间越长,对应地震的震级越大。
  • 张治广, 钱才, 邢喜民, 木拉提江·阿不来提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常用的形态分析法,研究2020年1月16日库车MS5.6地震的前兆异常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地震发生前,震中250 km范围内共6套观测仪器出现了7项前兆异常变化,其中背景异常2项,中短期异常5项,背景异常特征主要表现为震前数据发生趋势转折变化,中短期异常特征主要表现为数据年变幅度的改变、倾斜方向改变和速率的快速变化等。最后,对异常的时间进程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异常项主要位于震中距为225 km的库尔勒地震台,对应中短期异常数量在2019年12月以后达到峰值5项,地震发生在异常结束后的阶段。通过对库车MS5.6地震震前前兆异常特征进行分析,以便为该区域未来的地震预测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 钱才, 张森, 孙琼, 张翼, 高荣
    内陆地震. 2022, 36(1): 17-24. https://doi.org/10.16256/j.issn.1001-8956.2022.01.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形态分析法,分析2020年7月13日霍城MS5.0地震前异常变化特征及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地震发生前,距震中200 km范围内共6套观测仪器出现异常,异常测项占比15.2%。短期异常十分显著,以突变型异常为主,具有典型的集群特征。通过对本次地震震前异常演化特征的分析,可为未来该地区地震预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张录, 周康云, 张剑锋
    内陆地震. 2022, 36(1): 25-32. https://doi.org/10.16256/j.issn.1001-8956.2022.01.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巴里坤台记录的兴都库什地区2004~2019年发生的138次MW≥5.0地震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震相特征及sP-P到时差与震源深度的关系,为该地区地震的震相分析和震源深度计算提供参考。结果表明:① 兴都库什地区地震震相以P、sP、S为主,少数震例可记录到pP、sS或ScS震相。② 兴都库什地区地震以中深源地震为主,受其独特地质构造影响,其震源深度主要集中在100和220 km左右的2个深度区域。 ③ 通过sP-P到时差计算的理论震源深度与NEIC提供的深度误差最小,拟合最好。
  • 丁宇, 李桂荣, 朱治国, 李瑞, 苏力坦·玉散, 李杰, 刘代芹, 杨磊, 赵磊, 孙小旭, 塔依尔·喀哈尔
    内陆地震. 2022, 36(1): 33-41. https://doi.org/10.16256/j.issn.1001-8956.2022.01.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基准站2011~2020年的连续观测资料,对新疆境内天山中段、南天山西段和西昆仑的47条GPS基线时间序列变化进行分析,讨论这些基线的趋势性变化运动特征,总结2016年11月25日阿克陶MS6.7地震、2016年12月8日呼图壁MS6.2地震、2017年8月9日精河MS6.6地震和2020年1月19日伽师MS6.4地震震中300 km范围内不同方向的GPS基线时间序列的异常变化特征和周边构造活动情况,通过对GPS基线异常特征变化的差异性分析,初步得出结论:地震前后基线变化的幅度和趋势跟地震的破裂方向有一定的关系。或许可为新疆未来MS≥6.0强震可能发生地点提供一定的依据。
  • 颜龙, 王斌, 梁卉, 李娜, 雷晴
    内陆地震. 2022, 36(1): 42-47. https://doi.org/10.16256/j.issn.1001-8956.2022.01.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2020年6月对新04井做了水温梯度测试,发现井孔底部淤泥沉积,通过结合该井孔柱状图和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分析该井现有水温梯度的特征。结果显示,新04井水温梯度属于正梯度,井内多个含水层导致水温梯度表现出复杂变化特征。结合该井深层水温对远场强震的响应特征分析认为,每次受远场强震振荡激发后,新04井水温探头附近可能存在一热含水层总是处于挤压状态,在向井孔内排泄热水时混入较多淤泥杂质,造成淤泥持续淤积;另外,井水中固体杂质沉积也是造成井孔内淤泥淤积的原因之一。
  • 木拉提江·阿不来提, 高歌
    内陆地震. 2022, 36(1): 48-57. https://doi.org/10.16256/j.issn.1001-8956.2022.01.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新04井静水位为研究对象,分析气温、气压和地下水理论固体潮对新04井静水位的影响特征,并探讨其机理。结果表明:① 气温、气压对新04井静水位长趋势变化和短周期变化影响均比较大,而地下水固体潮对新04井静水位变化影响很小;② 气温是静水位年变化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表现为中高度线性负相关,参与计算的2段观测数据中,2007-01-01~2011-08-31时段水位相位滞后气温约35 d,2017-01-01~2019-12-31时段水位相位滞后约15 d;③ 气压是静水位短周期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影响方式以短周期微动态干扰导致的畸变为主,表现为中高度线性正相关。
  • 郭春生, 斯琴, 关冬晓, 张嘉敏, 朱治国
    内陆地震. 2022, 36(1): 58-65. https://doi.org/10.16256/j.issn.1001-8956.2022.01.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别尔采夫滤波、一般多项式拟合等方法将库尔勒地震台地倾斜、气温、气压观测数据分解为日波、半日波、1~2月周期的月波和年周期变化的年波,然后再利用相关性分析研究库尔勒地倾斜不同频段的观测数据一致性及与气象干扰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① 库尔勒地倾斜在日波、半日波频段一致性较好,均能较好地反映出固体潮的变化;② 库尔勒地倾斜在月波频段的一致性较差,仅垂直摆EW分量与气压月波具有一定的相关性;③ 库尔勒地倾斜年波经相位平移之后,均与气温具有较高的线性相关性,结合物理机理分析库尔勒地倾斜年周期变化受温度影响的原因。
  • 赵磊, 李桂荣, 李杰, 刘代芹, 方伟, 陈述江, 丁宇, 杨磊, 李雨峰
    内陆地震. 2022, 36(1): 66-76. https://doi.org/10.16256/j.issn.1001-8956.2022.01.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2020年4月27日乌鲁木齐形变站定点跨断层水准观测出现的NW测线和EW测线的大幅异常变化,采用对比复测的方法进行了异常核实和提取。通过对比观测排除了仪器和人员观测影响的因素,观测资料真实可靠,异常属实,从地质角度判断可能是W点受到某种干扰造成不稳定。为了论证造成乌鲁木齐形变站观测资料异常变化的原因,通过各方面的调查分析,认为此次异常变化是由于靠近观测场地附近地下水变化和场地南面的水塔山绿化灌溉用水量增加造成了W点的位移变化,而非地震前兆异常。
  • 研究短文
  • 关冬晓, 李晓东, 斯琴, 雷晴, 颜龙, 郭春生, 王斌
    内陆地震. 2022, 36(1): 77-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黎己余, 郑辰禾, 林稚颖, 杨鼎鸿, 程庆斌, 邓聪
    内陆地震. 2022, 36(1): 84-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赵希磊
    内陆地震. 2022, 36(1): 92-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友情链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