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萨·伊斯马伊力, 陈界宏, 次旦, 邱大琼, 赵江涛, 周斌
收集新疆和田地震台地电场数字化以来的连续观测数据,研究台站300 km内发生的MS≥5.5强震前的地电场岩体裂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和田地震台地电场观测场地岩体裂隙发育较好,处于长期集中,而且中强以上地震发生前和田台地电场岩体裂隙优势方位角容易发生偏转和大幅度间断性突跳等结构变异。通过和田台周围5次典型震例解析,发现地震越强,其异常出现得越早;地电场异常的方向性与震中方位有一定关联性,但也与震源区的活动断裂构造性质有关,推测部分异常可能来自震源,故震源区构造是信号传播的最佳通道;和田台地电场的震前岩体裂隙优势方位角异常特征多表现为短期异常信息,易发震周期为45~90 d。该研究进一步推广和检验了地电场岩体裂隙优势方位角异常分析方法在地震预测预报中的应用。